徐州日報11月21日,報道我校音樂學院育人經驗,報道內容如下:
江蘇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打造培養時代新人的大課堂
本報訊(記者 王藝宸 通訊員 高小平 王猛)11月13日,江蘇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召開“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座談會,老中青教師齊聚一堂,暢談牢記囑托,以文化人,奮力培育攀登社會主義文藝高峰的時代新人。
理想信念是鑄就好老師的不竭動力,已有37年教齡的滑靜教授對此深有感觸:“在教育這片神圣的土地上,我們不僅是在播種知識,更是在培育希望、塑造靈魂。作為新時代的老師,我們要做時代的先鋒,以教育為武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道德情操是造就好老師的必由階梯。音樂學系張濤老師認為:“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熟穩定的關鍵時期,教師不僅要在知識傳授過程中,主動結合學科專業特點,對學生的三觀進行積極引導,更要在教育全流程中,對標教育家精神,以身示范,為學生樹立‘心馳神往’的榜樣。”
扎實學識是練就好老師的實踐工具。青年教師崔倫坡博士表示,作為注重實踐應用的學科,助力學生勇攀社會主義文藝高峰,不僅需要教師擁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理念,運用于教學實踐的理論學識與實踐能力,還需要教師主動把自我的價值超越教室的四壁,以更多無愧于時代的音樂藝術作品產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豐富自身精神世界的極大需求。
仁愛之心是成就好老師的本源之光。聲樂系主任孫婕副教授引用已故平民音樂教育家、學院創建者之一的費承鏗先生常說的話:“‘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老師要與學生們打成一片,用真心去對待每一名學生,用真情去溫暖每一顆心靈。”她認為,樂教愛生、甘于奉獻是教師的職業操守。“我們在每一次示范演唱、教學指導中,都要用真摯的情感去尊重學生、打動學生,努力發掘潛質,用愛和希望不斷成就他們的音樂夢想。”
學院黨委書記高小平表示,學院全體教職工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教育教學管理服務全過程、全方位中,始終胸懷“國之大者”,體現使命擔當,堅守育人初心、提升培養質量,傳承優良傳統、增強從教能力,為加快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發展繁榮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唱響師大最強音。
報道網址鏈接:
https://szb.cnxz.com.cn/xzrb/pc/layout/202411/21/node_07.html#content_24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