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第七屆“古漕新韻 千秋傳承”蘇臺青年大運河采風作品交流展開幕式在我校馬可音樂廳舉行。江蘇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江蘇省委會主委、江蘇中華文化學院院長周嵐,江蘇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海外聯誼會常務副會長顧萬峰,江蘇師范大學校長周汝光,江蘇省臺辦副主任封志成,江蘇省青聯主席熊俊,江蘇省工商聯副主席吳衛東,徐州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市海外聯誼會會長孫文華,民革江蘇省委會副主委、徐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燕,民建江蘇省委會副主委、徐州市副市長林斌,徐州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徐州市委會主委、徐州工程學院院長張農,江蘇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蔡國春,南京藝術學院副校長苗雨,上海中華文化學院副院長陸琦,浙江中華文化學院二級巡視員張清等出席開幕式。江蘇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海外聯誼會副會長、中華文化學院副院長劉步健主持開幕式。省市海聯會、臺辦、僑辦、民主黨派有關單位部門負責同志,臺灣和江蘇部分高校領導,臺灣藝術家代表、江蘇藝術家代表以及江蘇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共計300余人參加開幕式。
周嵐在致辭中表示,“古漕新韻千秋傳承”蘇臺文化交流活動,自舉辦以來參與交流的蘇臺藝術家和師生達2000多人次,大家共同描繪大運河的古韻新貌,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成為蘇臺文化交流最有影響力的品牌之一。活動將繼續為兩岸藝術家加強交流、聯誼、合作創造更多的機會,共同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兩岸融合發展。
顧萬峰在講話中指出,兩岸藝術家用細膩的筆觸和深刻的感悟,生動展現了徐州的運河風景、城市風貌、歷史遺跡和現代生活場景,描繪了“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的蓬勃發展,體現了藝術家對徐州、對大運河深深的眷戀和熱愛之情。希望蘇臺青年共同擔負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共同搭建兩岸和平發展的橋梁,推動中華文化繁榮發展。
孫文華在致辭中表示,第七屆“古漕新韻千秋傳承”蘇臺文化交流活動,讓蘇臺兩地青年藝術家共同書畫大運河徐州段古今勝景,承繼楚風漢韻,續寫運河風華,希望以此為契機,深化文化尋根、歷史尋跡、藝術尋美,進一步凝聚臺灣同胞對祖國的向心力,促進兩地融合發展。
周汝光代表江蘇師范大學對本次交流展的盛大開幕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出席開幕式的各位來賓表示誠摯的歡迎!他表示,學校歷來高度重視文化傳承與創新,積極推動兩岸教育文化的交流與合作,連續多年舉辦海峽兩岸大學生古典詩詞吟誦交流活動和承辦徐臺青年交流月活動。希望通過本次展覽,更加深入地了解兩岸的文化,增進友誼,共同推動中華民族的文化繁榮。
參加開幕式的臺灣藝術家表達了對深化蘇臺文化交流的期盼與祝愿。臺灣藝術大學教授、有章藝術博物館館長李宗仁表示,大運河流轉著歷史和記憶,不斷的是同根生的情懷,通過活動獲得了真誠的情誼與文化歷史的認同。臺灣北岸藝術學會輔導理事長劉鳳儀表示,參展的作品不僅是藝術創作的結晶,更是兩岸文化血脈相連的真實寫照,她相信文化傳承與交流的腳步永遠不會止息。
開幕式現場還進行了第七屆“古漕新韻 千秋傳承”蘇臺兩地藝術家同繪大運河美術作品展獲獎作品頒獎和揭幕。
啟動儀式后,來賓和藝術家在美術館欣賞第七屆“古漕新韻 千秋傳承”蘇臺兩地藝術家同繪大運河美術作品,感受藝術魅力。本次“古漕新運”作品展,參展作品來自百余名蘇臺兩地青年藝術家連日來在徐州開展的采風創作,集中體現了大運河深厚的文化底蘊,勾勒出大運河畔生機勃勃的人間煙火,描繪出富有時代氣息的運河畫卷,既有傳統藝術的傳承,也有現代藝術的創新,不僅充分展示了兩岸青年的藝術才華,更是兩岸文化交流的成果與結晶。
(一審:王淑文,二審:鄭曉坡,三審:殷子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