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報5月14日報道在我校舉辦的“AI時代的網絡文學創作”系列活動,報道內容如下:
探索“網絡+文學+AI +I P”新路徑——網絡文學大咖與高校學者論道彭城
“網絡作家進校園”活動現場。 本報記者 張瑾 攝
本報訊(記者 張瑾)5月8日至10日,由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指導,江蘇省作家協會主辦,徐州市文聯與江蘇師范大學聯辦的“AI時代的網絡文學創作”系列活動在徐州舉行。來自全國的知名網絡作家、高校學者和徐州本土作家近百人參加了活動。
近年來,網絡文學深受廣大青年讀者喜愛,也備受學界、文藝界的關注。江蘇師范大學黨委書記芮國強表示,伴隨著信息化浪潮的洶涌澎湃,重構網絡文化格局和輿論生態、牢牢把握網絡文化主導權,成為當前文藝工作的一項緊迫任務。此次活動搭建了人工智能與網絡文學創作結合的深度交流平臺。
8日,在江蘇師范大學馬可音樂廳舉行的“網絡作家進校園”活動座無虛席。江蘇省網絡作協主席跳舞、浙江省網絡作協副主席管平潮以“沒有人是天生的小說家”為題,分享網絡作家的成長之路。卓牧閑、驍騎校、天下歸元、賴爾等網絡作家圍繞“網絡文學的青春敘事”“網絡文學的國潮書寫”“網絡文學的影視改編”話題展開對話,并與大學生交流創作心得,現場互動熱烈。
AI介入文學藝術創作,人類的創造力如何在算法的迷霧中找到星辰大海?9日,在“AI時代的網絡文學創作”研討中,來自中南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的6位教授圍繞智能敘事算法、人機協同機制、網絡文學創作倫理等前沿問題作主題報告。在自由發言環節,與會學者與網絡作家針對人工智能與文學創作的交叉領域、徐州網絡文學現象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用新觀點、新思考探索“網絡+文學+AI+IP”的網絡文學發展新路徑。
活動期間還舉行了第八期江蘇網絡作家研修班、第三期江蘇新銳網絡作家作品研討會、徐州市網絡文學創作委員會成立大會、驍騎校新作《下一站,彭城廣場》新書簽售會,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胡邦勝、中南大學網絡文學研究院院長歐陽友權作了精彩的專題講座。
人工智能是一場技術革命,也是一場深刻的文化變革。為期三天的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在深入交流、觀點碰撞中為新時代的網絡文學創作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借鑒。江蘇省作協副主席鄭焱在活動中寄語廣大網絡作家要堅守文學創作的初心和底線,創作出更多具有思想深度和藝術價值的作品,共同推動網絡文學在AI浪潮中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報道網址鏈接:
https://szb.cnxz.com.cn/xzrb/pc/layout/202505/14/node_07.html#content_3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