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各相關單位:
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針對性和有效性,增強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合力,著力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素養,經研究決定,開展“家校共育,助力成長”心理健康主題教育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家校溝通,助力成長。
二、參與對象
全日制在籍本科生、研究生及家庭主要成員。
三、活動時間
2025年春季學期。
四、活動安排
“家校溝通,助力成長”主題教育活動采取“學生需求、家長響應、學院搭臺、學校協同”的模式進行。
1.需求導向,對接溝通。針對學生因學習遭遇困難、學業表現不佳導致的情緒問題,臨近畢業仍未獲得用人單位錄用意向學生的焦慮問題,以及在人際交往、戀愛情感、集體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老師、家長、學生”三方溝通交流,及時給予個別指導,統計梳理家長和學生的需求端內容,發現共性問題。
2.學院搭臺,學校協同。各學院針對家長和學生提出的共性問題,充分發揮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以及校園文化的重要作用,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供給、活動供給,針對性設計開展普及性體育運動和豐富的藝術實踐活動。借助家長的經驗和社會閱歷、資源,結合各學段特點,系統加強勞動教育。吸引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生活和學生社團活動,切實培養學生珍視生命、熱愛生活的心理品質,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方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針對個性化需求,由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組織開展家長學校、家長團輔和針對性親子溝通活動,千方百計協助解決就業、資助和學業中的問題。各學院開展的具有推廣意義和普及性特點的活動,由學生工作處資助,面向全校學生推開。
3.總結經驗,發揮效用。各學院在線上家長會、家校共育專題講座、趣味親子活動等工作開展過程中,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與家長建立密切聯系,注意發現有意愿、有想法、有時間、有思路的家長代表,邀請其加入到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過程和環節中來,加入到家長委員會組織中來,共同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學業成長,助力學生全面發展,形成家校協同育人的良好氛圍,為學生創造更加和諧、積極的成長環境。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各學院要充分認識到家校共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重要性,將其作為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家校協同育人的重要舉措。家校共育工作沒有固定的工作模式,要靈活使用共情交流、換位思考、情景再現、學情溯源等多種方式,創新活動形式,在家長、學生、學校之間架起信任溝通的橋梁。
2.廣泛宣傳,積極動員。各學院需通過多種渠道(如班級群、學院公眾號、宣傳海報等)廣泛宣傳本次活動的目的和意義,確保每位學生和家長都能了解活動內容,并動員學生和家長積極參與。
3.注重實效,做好總結。各學院在活動過程中要注重實效,確保能夠真正幫助學生和家長解決實際問題。活動結束后,各學院需認真總結活動經驗,形成總結報告,學生工作處將對各學院的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檢查與評估,給予經費支持,并對優秀案例進行宣傳推廣。
4.請各學院認真填寫《江蘇師范大學“家校溝通,助力成長”主題活動詳情表》(見附件), 并于3月25日之前將附件命名為“學院名稱+“家校溝通,助力成長”主題活動詳情表”,發送至郵箱:psy@jsnu.edu.cn。
學生工作處
2025年3月19日